分会新闻
关于《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大纲(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日期:2022-06-07 来源:交通运输部
关于《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大纲(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工作,我司起草了《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大纲(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登录交通运输部网站(网址:http://www.mot.gov.cn),进入首页右侧的“互动”栏“意见征集”点击“关于《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大纲(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意见。
2、电子邮箱:bus@mot.gov.cn。
3、通信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市交通管理处(100736)。
本次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30日。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
2022年6月1日
附件:
1、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大纲(征求意见稿).docx
2、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
附件1、
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大纲
(征求意见稿)
一、考核目的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提升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考核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掌握程度与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二、考核对象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运营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出租汽车企业(含巡游出租汽车企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公司)、小微型客车租赁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考核范围
城市客运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管理知识、城市客运安全生产实务等内容。
四、考核方法
(一)考核方式。
采用计算机或纸质试卷闭卷考核方式,考核时间为90分钟。
(二)考核合格标准。
考核试题总分值为100分,考核合格标准为80分及以上。
(三)试卷组卷原则。
1.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题,全部为客观题。题型数量及分值见下表。
2.试卷题目包括公共部分和专业部分,试卷组卷比例见下表。
3.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报名考试时,应根据企业经营范围及岗位职责选择相应业务领域。考试题目专业部分从题库中的相应业务领域随机抽取。
五、公共部分考核内容
(一)城市客运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1.城市客运安全生产相关法律及要求。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熟悉法律适用范围,掌握安全生产政策,掌握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熟悉机动车登记、检验、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和机动车驾驶证等管理制度及道路交通安全行政处罚,掌握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特点、事故处理和事故损害赔偿原则等。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熟悉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不报及谎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掌握《刑法》及修正案中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等。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熟悉消防安全工作政策,掌握消防工作责任及管理制度,掌握火灾预防要求等。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了解突发事件定义,掌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熟悉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了解企业法律责任等。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了解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掌握涉及城市客运的防范要求及应对处置,熟悉涉及城市客运反恐法律责任等。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了解民事主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发生侵权时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熟悉城市客运领域合同管理要求,掌握运输合同、租赁合同所规定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了解职业病定义,熟悉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掌握用人单位的主要职责、职业病预防要求,掌握用人单位法律义务,了解法律责任等。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熟悉职业培训和安全防护要求,掌握违反相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1.10其他城市客运安全生产相关法律要求。
2.城市客运安全生产相关行政法规、政策及要求。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熟悉交通肇事逃逸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事故当事人责任;掌握与机动车有关的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的适用情形及基本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