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
跨界融合,支撑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 数字化赋能交通运输现代化
日期:2023-08-28 来源: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
宁夏日报记者 赵磊 本报记者 梅剑飞
8月26日,以“数字交通·助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数字交通论坛在盐城开幕。大会由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东南大学、盐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联合主办,旨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交通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交通产业化发展,有力支撑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助力地方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数字交通发展的总体任务,可以划为“一脑、五网、两体系”。“一脑”是指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五网”包含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部署北斗5G等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网络、建设一体衔接的数字出行网络、建设多式联运的智慧物流网络、升级现代化行业管理信息网络;“两体系”是指培育数字交通创新发展体系、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范体系。
在政策的引领和技术的推动下,数字交通建设正迎来关键发展期。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表示,数字化是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交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江苏正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数字交通建设,统筹实施《江苏数字交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化应用,努力打造交通强省、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新引擎。
东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刘攀教授认为,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速度放缓,行业转型的压力凸显。“交通运输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交通运输系统整体效能是行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他说,我国日渐完备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正面临破局机遇,如公路发展转型正向数字化跨界融合,未来,数字化驱动公路科技创新要着眼于挖掘数字潜力,推进数据驱动引领一体化维养。
交通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正在破解行业发展困境。作为交通基础材料,混凝土是重中之重。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加平说,数字赋能基础材料有可以看得见的效果。数据、人工智能和混凝土材料的融合,将解决交通基础建设的不少问题和困难。“比如,混凝土收缩开裂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对于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如果前期对混凝土收缩开裂做高通量计算,基于高通量计算和大数据库材料的设计方法,做到材尽其用,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把海量交通数据用起来
数据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数字化转型的载体,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世界数据量每两年翻一番。即今年一年全世界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过去几千年人类产生所有数据量的总和,明年这个数据又会翻一番。我国到2025年预计数据总量会跃居世界之首,占全世界数据总量的三分之一。”刘攀表示,怎么用好这个庞大的数据资产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交通数据海量,价值潜能巨大,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大数据?
“我们可以研究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东西,但是必须用更大的努力去解决当前的问题。数据驱动和以人为中心的新型服务和管理体系一定是现在的焦点。”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王笑京认为,新一代数字技术将对交通发展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以人为中心和以数据驱动应是主线,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将是代表性应用技术基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谋划未来智能交通。”
海量的数据怎么用?“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基础设施的数字底座,并且基于这些数字底座在基础设施的建养方面发挥作用。”刘攀介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基础设施团队打通了数字底座、数字建造、数字监测、数字运维全生命周期的链条,在此基础上,突破了建养过程中一系列瓶颈问题。同时,基于大数据的交通状态精准辨识与主动管控技术发明,可通过交通控制手段消除各种各样不利的交通状态,从而达到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事故风险的目的。
打通数据之间的壁垒,让交通数据安全地“跑起来”。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产品开发部总经理国丽说,创新数据融合共享新模式,探索数据安全流通新路径,可构建一个交通行业安全可信的数据空间,通过交通上下游,包括从部省级数据的回流,到横向业务之间的扩展,到内部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来实现跨域流通,真正能够激发多元主体创新活力。
打造江苏数字交通产业新高地
近年来,江苏加快发展数字交通,已经取得一批先进、实用、应用前景广阔的重大创新成果,已发布全国首个智慧公路、智慧航道建设技术指南,建成面向未来的五峰山新一代高速公路、太仓港自动化码头等智慧交通示范工程,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路网云控平台。
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2023年江苏数字交通赋能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加强交通运输创新能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速客货运输数字化转型、强化政务服务效能、带动数字交通产业发展”五个方面,明确了目标,包括交通融合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数字化融合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京沪、沪宁智慧高速和433省道启东段、204国道南通段等数字公路,京杭运河外场感知设备实现100%覆盖;数字交通产业壮大,形成以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吴中区为核心的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自动驾驶先导示范。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江苏省数字交通产业园认定标准(试行)》,同步启动2023年度数字交通产业园申报认定工作,激励地方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促进数字交通建设应用及产业发展。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凌耀初表示,江苏鼓励各地按照“结合发展需要、突出自身优势、聚焦重点产业”的思路,在具备相关基础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建设数字交通产业园、产业基地,构建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数字交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打造江苏数字交通品牌。
当前,一批江苏企业深耕数字交通全领域,强化关键数字技术攻关和应用。
“各项数字技术和运载工具、基础设施、通信网络之间深度融合,一定会对数字交通产业起到非常大的变革。从运载工具来说,这是一个万亿级市场的变革;从融合基础设施发展来说,这也是几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的发展。”华设设计集团董事长杨卫东介绍,基于基础设施数字化、交通智能感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研发四个省部级研发平台,集团目前孵化了9个围绕数字经济、数字交通的公司。目前,用于红绿灯路口的交通流实时检测、公路事件监测、车队排队、目标识别等交通应用场景的小蜜蜂雷视一体机已在南京紫云大道多个路口进行实际应用。
一些江苏企业还将数字化交通应用平台推广到国外。苏交科集团总裁朱晓宁说,苏交科建立了一套全球领先的数字管理系统。“我们还开发了基于数字孪生基础甚至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产品,给建设期、运营期业主提供数字化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