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翁孟勇: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
日期:2019-01-03 来源: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
翁孟勇在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上做主旨报告
2018年11月24日,在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上,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作了题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一体化的认识》的主旨报告。报告围绕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为长三角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完善中国改革开发空间布局提供关键支撑展开。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翁孟勇认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交通运输一体化大有可为,基础良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具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从三大区域来看,长三角一直是经济发展最快、协调性相对比较好、基础条件很扎实的地区,具备走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的基础,应在推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前列;尽管基础不错,但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上同构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汽车产业、石油化工、通讯产业在三省一市所占的比重都很大,有趋同化的趋势,要通过这一轮的改革,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优势领域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把长三角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二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长三角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交汇地带,在两大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核心区,有利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长三角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龙头舞起来了,带动作用才能显现,创新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模式可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新动力;长三角和整个长江经济带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突出的问题,就是环境的治理,生态治理、环境共治任务很重,长三角应该为整个区域乃至全国发展提供一种模式,探索建立生态共建环境共治的机制;长三角地区协同机制比其它地区好,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强有力的基础,未来需要创新建立更加完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三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核心是区域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承载经济中心的功能,它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力的重要承载体,长三角地区是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化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非常重要。
四是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先行区。上海、江苏、浙江都有非常好的基础,安徽凤阳小岗村还是农村改革的开拓者,改革开发基础条件都不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长三角地区要走在前列,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开放平台建设;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通过对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分析,翁孟勇指出:
• 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城市群交通发展模式受各国人口密度、资源环境、发展策略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呈现差别化发展态势,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 构建多层次轨道网以适应城市群不同圈层的交通需求特点及功能需要,这一点在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群交通网方面非常重要;
• 港口群内部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在长三角地区尤为重要,长三角是我们国家港口资源最为密集、最为充沛的区域,如何做到协同发展非常重要;
• 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与中心城市功能布局相互结合,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
• 打破行政壁垒,形成紧密的区域协调机制;
• 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
翁孟勇表示,长三角综合交通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一是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高;二是长三角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区位优势突出;三是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完备,拥有全球最大的港口群、国内最为繁忙的枢纽机场群、便捷高铁高速公路网和全国最发达的内河水运网络;四是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高于全国水平。翁孟勇同时也指出,长三角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由上海单一核心向平行多中心扩散过程中如何突出重点,把握好度的问题;城际轨道发展相对滞后、域内规划统筹对接不够、管理体制机制缺乏协作、资源整合问题,这些方面珠三角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域好办一些,长三角需要重点加以关注;资源优势发挥利用不够、交通拥堵突出、综合交通枢纽与中心城内交通衔接不畅、交通污染与环境等诸多问题。
翁孟勇认为,长三角综合交通一体化,其内涵主要包括六大方面:
(1) 统一的规划,从开始单点的规划到后来的区域规划,到最后城市群成形后规划的调整,统一的规划非常重要,包括:整体设计、合理定位、统筹布局、分工协作;
(2) 交通与土地开发一体化,资源配置,建议上升到相关法律层面来考虑这个问题,包括:交通与土地一体化规划、交通枢纽与土地综合开发;
(3) 交通管理一体化:管理体制对接、运行机制协同、运营管理合作;
(4) 交通设施一体化:高水平互联互通、各方式无缝衔接、综合立体;
(5) 交通服务一体化:统一规范标准、统一信息平台、联乘联运、多式联运;
(6) 统一市场:一致化产业政策、要素自由流动、信息一体。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重点
翁孟勇强调,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工作重点包括十个方面:
(一)优化和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1、构建区域综合交通廊道
紧紧围绕规划提出的“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完善“四纵三横”综合交通廊道,畅通国家综合交通大通道,强化对外的联通辐射和对内城市群发展带的沟通。
2、构筑区域内轨道交通的骨架
现在干线,特别是主要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连接没有问题,但是城际之间的便捷程度还是不够,城际和干线在功能上要有所区分,在现有网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非常重要,高铁在构建城市群快捷交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三角人口密度高,城市建筑密度也高,轨道交通是城市群、都市圈大运量、便捷客货运输的高效方式。长三角已建成铁路线20条,在建9条,未来规划17条,铁路运营里程9996公里,其中高铁3357公里;2020年铁路运营里程将达13700公里,其中高铁5900公里。
3、优化干线路网,打通省际“断头路”
优化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全面提升省际公路运输能力;普通干线道路清除行政区间“瓶颈”,加快推进跨省道路规划建设;全面推进省际“断头路”建设,加强省际对接。打通断头路三省一市已有高度共识,需要注意的是未来随着路网运行效率提升,智能化发展,路网也不宜过度超前,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整个区域和相关区域范围来统筹谋划。
4、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域内内河水网在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作用
建设标准统一的皖东、苏南、苏北、浙北和上海内河航道网,提高通航的等级标准;进一步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调整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内河水运;发展江海联运、水水中转,建设好南京、舟山江海联运中心。
5、规划建设好衔接顺畅、零距离、无缝的客货运综合枢纽
综合运输,多种运输方式衔接,枢纽是重要的节点和纽带。城际与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城市群间,都市圈内物流配送,都需要衔接顺畅、运转高效、功能强大的枢纽支撑。目前枢纽当中衔接问题比较突出,包括多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城际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衔接问题,这一点可以借鉴日本相关经验做法。
(二)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实现三省一市交通运输市场监管信息互联互通,执法的统一协调,打破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打破地域政策壁垒和地方保护,在客货运输市场、交通建设和养护市场公平准入取得突破。以PPP为载体,在跨省市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取得突破。鼓励企业间联盟,促进不同地区企业间多种形式的合作和网络化运营。由三省一市政府出面,多方出资,同时吸引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参与,成立新的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运营股份公司。
(三)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平台
一体化是推进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试金石,不仅要建立跨行政区的政府部门管理信息平台、执法监督信息平台,也要注重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区域内出行服务信息平台,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现在以单一行政区的平台都有但互联共享不够,信息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服务水平不高。
在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信息互通机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建立统一的跨区域的政府管理信息平台、出行服务信息平台;建立跨部门(交通与公安、财政、税务、工商、海关、环保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为交通运输企业、互联网企业提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接口,让市场主体进行二次深度开发。
(四)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航运中心和港口群
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大上海港水水中转比重,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江海联运;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建立跨行政区以资产为纽带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港口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大港口、大集团的集聚效应;建设以上海国航中心为核心,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长三角港口群发展协调机制;启动研究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航运中心的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
(五)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
强化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扩充浦东、虹桥的能力,两机场间建设快捷轨道交通体系。杭州、南京、合肥机场建成次级区域枢纽;立足城市群分工,促进机场群内机场差异化发展,形成分工合理、市场定位清晰、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依托便捷地面交通,发展多式联运服务;大力发展通用航空。
(六)着力提升现代运输服务水平
促进区域客运便利化发展,实行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联乘联运一票制,实行城市群内各城市公交一卡通或更为先进的移动支付;率先探索建设基于北斗导航和无感支付的不设站的公路收费系统;大力提升现代物流服务,发展先进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和冷链、药品、商品车运输等专业物流运输服务;建设高效、便捷、规范、互补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和快递投送系统;发展共享交通,规范有序发展网约车、共享汽车、汽车租赁和共享单车。
(七)大力发展智能交通
未来交通会产生革命性变化,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运载工具,如高速飞机、列车、飞行汽车等;二是新材料、轻质、坚韧、耐久,会改变基础设施、装备的使用寿命、安全性、经济型;三是新能源、动力变革;四是智能技术发展对交通影响,如无人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控制等。
长三角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有基础,有条件,有需要,要引领全国智能交通的发展,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引领和示范:城市交通诱导、智能调度,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城市中心区行车诱导等等;解决重要交通枢纽人流疏导和节假日旅游景区客流疏导分流;推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发展智能道路系统(江苏、浙江在探索建设“智慧高速”);大力推动区域内实施交通“一卡通”和移动支付应用。
(八)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优化客货运输结构,煤炭、建材等大宗散货由公路向水路、铁路转移,充分发挥长三角水网转运优势;交通建设采用绿色建造技术,环境友好,材料循环使用,资源利用效率要高于全国水平;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船舶排放控制区扩大到全域,严格控制重载柴油车的排放;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城市公交全面采用清洁能源、内河船舶推广LNG燃料。
(九)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
城市能级是由城市品质决定,其中很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强的特点,对城市机动车要实行控导结合的政策,把握总量与导流量结合,近期以控为主,后期以导为主。在中心城市、大城市群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和地面快捷交通为主骨架,以其它公共交通和共享交通为辅助,并大力发展慢行交通系统,解决好“最后一公里”。到2035年,区域内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要超过50%,绿色交通出行率要达80%以上。
(十)大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长三角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对小,特别是都市圈、城市群辐射区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大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相关建议
最后,翁孟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建立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协调机构
统筹协调落实国务院规划、区域行动方案中涉及交通事项,主要做好规划对接、战略协同、项目对接。
(二)建立有效的交通一体化运营协调机制
主要在多地交通部门间建立对口的联系,便于信息互通共享,推进统一的市场建设和监督执法。
(三)“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及,尽快启动小洋山总体规划编制研究和大洋山综合开发等事项。建议能实质性抓紧研究,并统筹研究沪舟跨海通道建设。项目对杭州湾湾区建设,优化洋山深水港区未来发展布局,完善集疏运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四)加强域内长江过江通道的综合利用
据统计,江苏到2020年长江过江通道为17座,到2035年可达到36座,加上安徽、上海数量更多。建议协调好干线公铁线路共享;综合考虑城际、城市交通需要;尽量采用隧道穿越,避免桥梁过多对航运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