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新闻
民航分会2023年工作回顾及2024年工作思路
日期:2024-01-05 来源:民航分会
前言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履职的开局之年。在学会领导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在全体会员支持下,民航分会认真贯彻交通强省战略,围绕江苏民航发展规划,以智慧民航建设为主线,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导向,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目标。
2023年工作回顾
01
注重产学合作,学术活动有作为
结合年度工作会议召开江苏民航学术年会。
召开“BIM赋能,数字创新——共筑智慧机场”研讨会。会议邀请六位专家分享民航数字化建设、BIM技术应用和绿色能源研究的成果、案例和经验。来自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湖北等地的领导和专家参会交流。
召开“江苏民航空管新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有关会员参观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研发的空管、机场新技术应用成果。会上,5位空管领域专家分享空管新技术应用案例、研究成果和未来展望。
举办了智慧机场建设、空管智能化技术、BIM技术应用等主题的3期“江苏综合交通云讲堂”,1500余人线上学习。
发挥“产学研用”平台优势,协调有关会员单位合作,研发的淮安机场智慧建设典型项目,在民航局举办的第五届中小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作经验介绍和成果推广。
02
依托综合优势,研究咨询创新绩
组织通航会员开展“释放潜力,促进江苏通用航空发展建言”活动,向行业主管部门建言献策。
7月,学会批准发布了由民航分会组织,东部机场集团、河海大学等单位联合编制的《智慧航站楼建设技术指南》团体标准。为推进新标准的宣传和应用,召开了《智慧航站楼建设技术指南》线上宣讲会。
委派民航专家上门服务,为南通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讲授“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与发展”课程。
承办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民航组二届一次会议。与会专家建言献策,为民航分会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03
把握创新导向,四评一赛出新成果
注重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持续提高评优评奖质量,为会员提供更优质、更有价值的服务。
淮安机场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和东航江苏公司的《推进江苏民航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分别获得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改扩建工程获得2023年度江苏交通优质工程项目;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苏南硕放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及附属工程分别获得江苏交通优质工程(优秀设计)一等奖和三等奖。
东部机场集团《基于多数据融合的航空物流全流程智能管控平台》项目通过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
三位同志获得江苏省数字经济(智能交通)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东部机场集团《旅客登机桥远程智能操控系统》项目获“姑苏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优秀奖、江苏赛区三等奖。
04
突出行业特色,科普活动多姿多彩
充分发挥民航科普资源优势,协调会员单位举办了一系列科普活动。线上,利用网页、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向航空爱好者介绍航空科普知识。线下,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主题,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具有民航特色的科普活动。
五月,积极响应学会“数字交通,链接你我——省、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科普在行动”要求,开展了“冲上云霄”“童眼看东方”“童心向蓝天、共筑航空梦”“智能互联、数字出行”“小小飞行员”等活动,惠及4000余名学生和社会公众。
九月,紧扣全国科普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活动主题,开展了“净空安全保护”“民航无线电管理” “我的航空强国梦”“航空强国少年行”等活动,吸引了1000余人参加。
05
重质重效,岗位培训有深度有力度
以线上线下课堂教学和“以会代培”等形式,与民航江苏监管局联合开展了六期“每月一课”培训,700余人参加学习。
以“冬季场道运行保障”“冬季航空器除冰雪”和“冬季复杂天气预报”为题,举办了三期“江苏民航微课堂”培训,600余人线上学习。
召开江苏民航科技创新先进班组事迹报告会,邀请4位“2022年度江苏民航科技创新活动”先进班组负责人,介绍班组建设历程、科技创新事迹和新技术应用成果,近300人线上参会学习。
06
强化政治引领,深入推进主题教育
一年来,民航分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政治引领,抓深抓实党建工作基础。在主题教育中,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组织专题学习和调查研究,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会员单位,广泛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抓好落实,取得了实效。
2024年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交通强省和“智慧民航”建设总体要求,紧扣“四服务”职责定位,全面做好民航分会各项工作,为江苏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政策推动、行业研究、建言献策等工作。依靠学会综合性人才智库的优势,以及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重点会员单位的力量,合作开展智慧民航、低空经济、民航脱困和管制方式优化等课题研究。
二、契合行业发展实际和江苏民航特色,优化学术交流选题和活动形式。既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学会举办的综合性学术会议和民航行业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又策划召开好具有江苏民航特色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和“云课堂”等活动。继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促进江苏民航新技术应用、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进步。
三、努力发挥学会品牌“产品”优势,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科技成果评价、数字经济(智能交通)工程职称申报、江苏交通优质工程(优秀设计)评选和“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等活动。在综合交通平台上,同台竞技,激发江苏民航人才创新的热情。
四、以学术资源科普化为引领,努力提升科普活动策划组织水平。发挥“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和会员资源优势,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为契机,持续深化开展具有民航特色的科普活动,着力推动科普活动系列化、品牌化发展。推荐积极组织航空科普活动并具有较好科普软硬件的会员单位成为学会挂牌科普教育基地。
五、依靠行业专家、学会专家和会员力量,根据实际需求拓展培训项目。持续开展“每月一课”系列培训活动,推进人才培养和岗位技能提升。通过组织班组技能竞赛、先进班组评选等活动,强化民航“三基”建设。
六、定期召开党建工作小组会和会长办公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安排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时,将会员的参与度和受益面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就行业新政策、新规章的学习和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组织会员单位交流,促进江苏民航各单位的合作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