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专门印发《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
经过近一年探索实践,江苏交通行业在5G融合应用、智慧公路、港口、机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公路智能加热,雪雾天不封路
智慧公路建设是提升传统公路通行效率、安全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路径。
今年5月,江苏首条新建八车道高速公路——五峰山“未来智慧高速”方案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周伟等7位专家评审。
五峰山高速将打造成新建智慧高速公路典范,目前正在进行多个智慧应用场景的建设,计划2021年5月底全面实现实施落地。“路面智能加热消冰除雪、车道安全诱导行驶,将实现雪雾天不封路。通过智能联动、匝道流量管控等,还能对实时交通事件快速响应和处理,全过程数字化和智慧化交通管控。”省交建局综合计划处处长陈胜武介绍,作为国内首个实际落地应用的八车道高速公路开放环境下智慧交通车路协同系统,五峰山高速还将支持自动驾驶功能,实现小客车、重载货车等数种模式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现场实车测试。
正在建设的苏锡常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长10.79公里,将建成“未来智慧隧道”。
“苏锡常未来智慧隧道已逐渐开展,2021年11月完成后,将聚合‘数字隧道’+‘智能科技’,以科技化手段体现太湖隧道价值,引领省内隧道工程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陈胜武介绍,其中包括,隧道全透明面板主动发光标志,呈现不同画面,可提高驾驶人的注意力,缓解压抑感。隧道应急系统可通过5G把现场实时视频回传到救援车载终端,便于救援人员了解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常泰长江大桥是目前国内第一座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三位一体”的跨江大桥,也将建成“未来智慧大桥”,目前正按期实施。陈胜武表示,全数字化的常泰大桥,将实现全要素感知、全天候运行、全方位服务,让出行更聪明、建管养更智能。
沪宁高速八车道设计日流量11.5万辆,目前全线日均交通量12万辆,其中东段日均交通量15万辆,峰值日交通量达27万辆。“道路不具备大规模工程扩容条件,智慧高速发展建设新时期到来,我们正试点建设高速公路感知体系。”宁沪高速运营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登松介绍,沪宁高速智慧高速新基建项目建设的42公里示范区,包括183套毫米波雷达设备、75套高清监控摄像机、8套主线卡口等系统设备、3套数据分析决策平台、每天超过300G的多源感知数据,“未来将通过全景感知与通信系统、货车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车道主动管控系统、车路协同云控平台等实现高速公路的智慧出行。”
无人驾驶公交,苏州率先上路
最近,淮安无人驾驶有轨电车已进入试验冲刺阶段。
12月2日下午,记者在淮安三亚路试乘无人驾驶有轨电车试验车,一路到大剧院站,1.4公里的无人驾驶体验过程中,有轨电车实现了自动驾驶、自动停车、自动分岔。项目研发单位、苏州富欣智控副总工程师梁霄介绍,车头上安装了10组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包括雷达、摄像机、测速、测距、定位设备等,使得这辆有轨电车可感知到最远200米外的情况。
苏州相城区在高铁新城中部片区建成8.4公里5G示范道路,同时在建5G智能网联道路二期55公里,覆盖16条道路,重点打造35个智慧路口,预计部署智能网联设备400余套。现已开放环卫、出租、公交等五大类商用场景。其中,智能环卫车、无人物流车已上路运营,自动驾驶小巴已向公众提供常态化体验线路,全省首个5G自动驾驶出租车接驳试乘向公众开启。
12月3日,在苏州高铁北站附近,记者和几名苏州市民坐上一辆“轻舟无人小巴”,驾驶座上坐着的安全员“双手脱把”,小巴自动驾驶,行驶十分平稳。“5G+自动驾驶系统,让汽车能够自己看路况、自己避让、自己变道沿着轨迹行驶。”该安全员说,这条设立在开放道路上的公交线,是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公交线路,上路以来吸引很多市民关注。
“我们建了业内领先、能全面满足车路协同多项需求的5G网络。5G车联网把人从驾驶中解放出来,将为公众带来更强的便利性、安全性,以及消费模式的改变。”苏州高铁新城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平介绍,相城区已发展为江苏省车联网先导区,自动驾驶产业形成了“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网”齐头并进的生态。预计到2022年底,相城将建设超300公里的智能网联道路,完成“六横七纵一高速”道路车路协同信息化改造。
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销售和基于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市场总额将超过1万亿元,甚至接近2万亿元。
“智能网联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一片新蓝海。”陈国平说,2017年,车联网产业才在相城起步,截至目前,全区已集聚70多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成为长三角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常熟市协同发展、各具特色的态势。预计到2022年,相城区将实现车联网产业及关联产业产值超500亿元,引入和培育企业不少于200家,聚集专业人才5000名以上,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0项。
加快布局5G,打造数字交通
“人类社会正加速由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转变,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行业治理能力提升等,都在呼唤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黎峰认为,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新基建,发挥数字对交通运输发展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对产业链进行改造,创造新需求、培育新服务、新消费,实现增长动力机制由传统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时代的需求和未来的方向。
5G作为移动通信领域重大变革点,是目前新基建的核心“助推剂”。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处长杨桂新介绍,今年4月以来,5G基站在交通沿线和枢纽节点得到快速布设,截至目前,全省建成5G基站超过6.8万个,京沪高铁江苏段、南京地铁所有线路、禄口机场等省内所有机场,连云港、南京、苏州、镇江港等主要港口均实现了5G覆盖。沪宁高速江苏段254公里5G网络全线覆盖。
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凌耀初介绍,聚焦“新网络、新设施、新集群、新平台、新应用”,交通部门通过部署实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等七大专项行动,正建设97项新基建项目,推动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港区无人集卡等一批项目科研与建设,并通过试点示范总结场景、挖掘亮点、提炼经验。
“江苏‘十四五’智慧交通规划将突出基础设施数字化、运输服务全链化、行业治理精准化、智慧产业集聚化。”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跟踪技术演进趋势,推进智慧交通设施设计建造、车路协同、船岸一体等相关标准研究,加强路测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衔接,计划新建和改扩建的智慧公路达1000多公里。
“把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交通运输行业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有序打造数字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联化的运输服务体系,必将提高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安全水平、服务能力,实现新的蜕变和发展,降低物流成本、畅通循环。”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推进新基建发展,交通部门还需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从领导到引导、从指挥到服务、从“定项目”到“定规则”的角色转换,将新基建打造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推动公共数据向社会主体深度有序开放,在物流运输、出行服务、电子政务等重点领域,主动开放场景推进新基建应用,企业会不断将核心技术与场景深度结合,培育催生政企数据融合与创新应用。并且,新基建投资规模巨大,必须鼓励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学会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7-2 邮编:210004
联系电话:025-58786621
联系传真:025-58786621
联系邮箱:jscts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