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分会新闻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视频会召开

日期:2022-01-12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官网

1月11日上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视频会召开。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于福林、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陈利幸、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章义、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徐国毅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吴永宏主持会议。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区域重大战略。交通运输连接生产和消费两端,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领域、关键支撑和重要载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依托。三年来,三省一市坚持全局谋划一盘棋,完善工作协同推进机制、重点领域合作机制,省级交通层面共签订20项区域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推动一批省际项目落地,共同谋划长三角智慧走廊建设,协同推进交通运输信用一体化、区域船舶污染防治、超限运输联合治理、疫情联防联控等工作;建立交通行业发展研究平台,成立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研究中心,汇集了国家和三省一市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智库,加强了在规划编制、管理规范、运行标准等方面的协同。

推动枢纽协同一体化,枢纽定位和能级进一步提升

长三角地区目前共有运输机场24个,地面距离100km覆盖94%的县级节点和96%的人口,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等机场为重点的长三角机场群初具规模。航线联通全球约50个国家及国内重要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在全国占比分别达到19%和36%。

沪苏共同推动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沪浙合作推进小洋山区域开发,沪皖合作共建蚌埠港内河集装箱码头等。长三角地区现拥有17个亿吨大港,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超1000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比重高达42%。创新共建“沪太通”物流新模式和芜湖港—上海港“联动接卸”监管新模式,实现两港一体化运行、一体化通关。

推动网络设施一体化,立体互联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成型

长三角地区铁路运营里程超过1.3万公里,沪宁杭合之间基本实现高频次1小时快速通达。省际间增加沪苏通铁路一期、商合杭铁路、杭黄高铁3个高铁接口,总接口达到12个;近三年新增高铁约2300公里,高速铁路里程超6500公里(占全国16%),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设区市。沪苏通铁路建成后,贯通了长三角纵向沿海高铁大通道,增强了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苏南沿江、苏中、苏北地区融入上海1-2小时都市圈。

2018年三省一市签署的《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设定目标已全部完成,17个省际断头路项目中7条建成通车、10条在建。省际间增加2个高速公路接口,近三年新增高速公路约960公里,陆域实现“县县通”。其中,宜兴至长兴高速公路的建成,构建了宁杭间第二条快速通道,成为拉动苏浙省际山区经济、旅游发展的新引擎;东航路—康力大道建成通车,使吴江汾湖到青浦金泽由“绕行”变为“直达”,行车时间由40分钟缩短至5分钟。

三省一市参与签署《高速公路区域协作框架协议》,建立动态共享和发布实时路况信息的业务协作机制。

三年来新增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359公里,初步建成以长江、京杭运河等为骨干的干线航道网络,通江达海的水运格局初步形成。芜申运河运河改造完成后,芜湖至上海运距相比长江缩短约118公里,有效缩短了运输周期,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航道的运输效益。

近三年建成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公铁大桥、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5座过江通道。

推动运输服务一体化,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提高

累计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路71条,有效解决跨省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长三角区域设区市城区公交“一卡通”基本实现,跨省际毗邻公交服务标准进一步统一。徐萧城际公交自2019年3月开通运营,目前每日发车122班次,单日客流由500至1000人次提升至2000余人次,方便了苏皖两地毗邻地区百姓公共交通出行。

长三角地区共有7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联合推进海铁联运发展,实现了沿海港口功能向内陆延伸。

会上,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发出了《关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共同推进城际(市域)铁路一体化发展”的倡议书》《关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共同促进区域汽车服务行业一体化发展”的倡议书》,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通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倡议书提出,交通主管部门要会同各地发展改革等部门,建立共同推进铁路建设工作合作机制,加快统一导向标志、信息平台、评价体系和相关服务规范等运营标准,探索建立城际(市域)铁路运输企业资质及司机培训取证制度,在沪苏嘉线推进过程中探索发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试验田优势;合力推进长三角车生活平台建设工作,构建长三角区域内的数据共享机制,研究共同制定区域统一标准,建立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层面的跨区域协调机制,推动传统汽服行业向“新汽服”转型,进一步促进区域汽车服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三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在会上审议通过了《长三角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快联快通建设实施合作协议(2022—2025)》《长三角“两客一危一货”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和《长三角地区危货道路运输智控体系共建合作协议》。三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加快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跨省市公路建设,共同推进跨区域航道建设,推进66项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其中铁路20项、高速公路16项、普通公路21项、航道9项,着力打造一体化、多层次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共同推进长三角省际“两客一危一货”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在统筹规划执法站点资源、区域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统一执法监管制度标准、联合惩戒、安全应急联动处置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分级分类赋码管理、深化电子运单实时互联应用、推进提高车辆动态精准监控能力、推进危货运输源头管控、开展重大风险隐患闭环管理,充分利用数字化监管手段,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危货运输全链条闭环监管。

会上,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和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审议并发布了《关于携手推动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共同宣言》,明确要共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特征的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道路交通为基础、水上交通为特色、新型交通为补充的跨域一体、绿色便捷、协同高效、品质多元的示范区综合交通体系,实现长三角核心城市间1小时通达,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1小时通勤,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品质交通网;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综合运输服务现代化,提高国际航线全球连通能力,拓展国际海运集装箱航线,打造各具特色的中欧班列品牌线路,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江海河联运,有序发展甩挂运输,合力推动高铁快运等新型物流方式发展,加快推进长三角毗邻地区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共同打造先行引领的交通科技创新现代化,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网联,协同谋划交通“新基建”全产业链,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集约安全的绿色安全发展现代化,共同实施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协同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共同推动长三角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协同治理;共同打造共治共享的行业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长三角区域交通法规协同和标准互认体系,拓展长三角“一网通办”深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联合执法,强化信用信息跨区域共享和应用,将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交通运输信用管理高地。

会议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专题合作组2022年初步工作思路。今年,三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和工作机制,协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智慧绿色、行业管理更高质量一体化,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共同推动长三角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