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新闻
直击2021电动汽车百人会丨新发展格局下,电动汽车变革在即
日期:2021-01-17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历时3天,电动汽车行业最具代表性的盛会之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落下帷幕,来自相关主管部门、主流车企、研究机构代表及行业专家,共议新发展格局与汽车行业变革。本网记者摘录相关观点以飨读者。
话发展:多部委发声助推汽车节能减排
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发声,支持绿色发展,我国向全球做出“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碳中和”承诺。为实现这一愿景目标,各行各业正紧锣密鼓行动。本届论坛上,多个相关主管部门代表发声。
“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将从五方面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围绕补短板、锻长板,编制行动方案,全面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二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及全气候适用等问题,支持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车用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应用。三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推动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换电模式等创新发展。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开放代工生产,要用好市场规则,推动提升产业集中度。五是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强与各国和各方的开放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形成开放性产业发展新格局。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型产业,如今正在经历由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转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充、换电站作为电动汽车的补能设施,是汽车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抓手。2020年,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正式纳入国家新型城市建设,政策的扶持叠加市场扩大的前景,充电桩市场开始迅速扩大。未来,中国将把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与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融合起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
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将引导汽车产业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认为,汽车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和“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要把握好产业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他预测,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销量还会持续提升,加快调整、拥抱变革将是汽车产业共同面对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将研究出台更多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强化战略引导,聚焦主攻方向,坚持电动化方向不动摇,扩大开放合作,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积极迎接汽车产业百年大变革。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将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努力实现公众出行的低碳化;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货运物流的低碳化;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努力实现运输工具的低碳化;加强交通拥堵的综合治理,努力实现路网运行的低碳化等四方面,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他提出,将把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实施碳达峰行动的重要举措。交通运输部将依托公交都市建设、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及绿色出行行动等载体,用好用足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营补贴政策,同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新能源车辆类型,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他说:“一些冬季极寒的城市一味强调出租汽车电动化,但在冬季使用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出租车驾驶员的里程焦虑、充电焦虑等等,服务质量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要根据当地情况和气候条件,结合群众的市场化选择来推动,不宜一味强制的行政推动。”
话变革:双轮驱动 跨界融合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面对新发展格局,汽车行业该何去何从?
“2020年1至11月,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43万辆,同比增长34.15%。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主要国家还是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全国政协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市场+政策”的双轮驱动新阶段,受到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双重关注。他认为,跨界融合是发展的新趋势。新能源汽车和信息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汽车和能源双向融合,汽车和交通的跨界融合……“十四五”期间,电力驱动、智能网联、共享出行将带动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升级,构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格局。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同样认为,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交通、能源等领域在加速融合,汽车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在体制机制、市场容量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制约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他建议:支持企业的跨界融合,加速关键产品的落地和质量的提升。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基点,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当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要鼓励主机厂和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跨行业的合作,聚焦软件和安全,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测试、验证、认证体系,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力。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坦言,近年来电动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加速、噪音、能耗、维修便利性、智能化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已全面超越了燃油车,电动车全面替代燃油车的时机已成熟。对于未来电动车行业的发展。王传福建议,继续完善电动车安全法规标准,把动力电池的针刺试验逐步列入强制性标准,同时把目前热扩散试验要求的不短于5分钟,提升到不短于30分钟。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新发展格局要求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供给侧改革以及推动需求侧的改革,培育坚实的供给基础,和国家基础、制度基础,实现发展与质量的变革;要求中国汽车产业必须加快加强科技创新的驱动,培育快速创新、勇于创新、持续创新的沃土,实现发展动力的变革;要求中国汽车产业必须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开放的发展布局,以开放合作促进竞争,提升体制机制的活力,激发新动能,实现发展高效率的变革。
话热点:共议“电”环节产业链条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基础设施、关键零部件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2021年,新能源汽车将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充换电基础设施及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产业,都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会上畅谈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两大领域(私人与公共)、三种属性(自有桩、公共桩、专用桩)等多样化的基础设施技术和应用,企业要从需求出发发展多样化的技术与商业模式。王秉刚以公共领域车辆举例,“公务车、网约车、出租汽车、公交车、物流车等对充换电方式不尽相同,不同城市也存在差异,要结合车辆的运行特点来考虑适宜的方式,比如慢充、快充、快速换电、大功率充电以及在线充电,就像北京所谓的双源无轨。”他建议,公共领域车辆的设计要与充换电方式相结合,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性和效率,他建议在适宜的情景下推广运用换电技术。
聚焦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特斯拉中国与宁德时代两家在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行业最具重量级企业代表发声。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认为,未来5年,锂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TWh时代,“高效率、高品质的交付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与全球的顶级玩家同场竞技,上下游必须全力以赴共同迎接挑战。当前电动化和智能化正向各种应用场景加速渗透,需要多元化和平台化为各场景提供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多年的积累,宁德时代逐渐形成了材料体系、系统结构、极限制造、商业模式等四大创新体系。”
近期频频登上热搜榜单的特斯拉同样将目光聚焦动力电池。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王昊坦言,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生产过程中碳排放占比较大的部分,相对于传统化石燃料的一次性提取和使用,电池材料的优势在于可循环使用,特斯拉致力于让退役电池百分之百的回收利用。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延长电池和车辆的使用寿命、降低单车能耗等是企业研发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