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交流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为畅通经济循环提供强支撑

日期:2021-11-27 来源:江苏交通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指出,加快畅通经济循环,要素高效流动,紧迫的任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积极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输服务、绿色智慧安全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使交通运输成为全省建设自主可控现代经济体系的坚实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纽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保障基石。

在建设具有世界级城市群特征的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上打造示范,着力支撑扩大经济循环规模

大力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和广泛的基础网“三张交通网”,加快形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一是打造立体互联、一体融合的现代化综合运输通道网络。重点建设“轨道上的江苏”,推动北沿江、通苏嘉甬等一批通道型高铁项目贯通,并加快补齐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等中间层次短板,同步探索城际铁路省内自主运营模式,实现城市群、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及沿线城镇轴带通达。构建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不断强化空港、海港全球联结、洲际直达能力。建设达海、通江、联网互通的千吨级航道网。

二是构建在全球范围具有高效资源配置能力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动宁镇扬、苏锡常通泰盐、连徐淮宿三大枢纽板块建设,打造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苏州—无锡—南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连徐淮现代物流“金三角”。以枢纽城市为节点,以机场、港口、铁路等交通枢纽为依托,引导“枢纽+”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临空经济、临港经济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稳定和拓展交通投资空间。以扩大有效投资支撑扩大内需,进而扩大经济循环总量。全力做好交通项目“保在建、促新开、强储备”工作,全力推动一批“强基础、添动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推动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规范高效”的交通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宽交通投融资渠道,努力保持全省交通投资规模合理增长。

在建设高效可靠、物畅其流的货运物流服务现代化上打造示范,着力支撑提高经济循环效率

大力发展以多式联运、供应链物流为代表的跨方式、跨产业一体化服务,提升专业物流发展水平,强化运输产业支撑,进一步提升经济循环整体效率。

一是建设面向全球的货运流通网络。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积极开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重要贸易国家和重点产能合作地区的航线、航班。完善国际海运网络,全面推动远洋干线、近洋干线、内贸干线、洋山快线、长江(内河)支线“五线同步”发展。推动中欧班列提质增效,统筹开行计划、网点布局等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以“公转铁”“公转水”及多式联运为主攻方向,依托连云港港和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打造东部沿海地区通达中西部的快捷陆海联运通道。依托南京、苏州等港口,打造长江通达内陆地区的高效铁水联运通道。完善海运直达、江海转运、为长江中上游及内陆地区中转联运的江海河联运体系。

三是持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水平。引导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建立与世界级运量相匹配的运输企业和网络货运平台。构建城市绿色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优化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

四是推动交通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强物流与产业集聚区的衔接,增强生产物流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制造业柔性生产、敏捷制造的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满足定制化生产、精准供应链管理及产供销一体的物流需求,引导和鼓励交通物流企业发展高品质、专业化、全链条定制物流服务。

在打造服务高效、秩序优良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上打造示范,着力支撑增强经济循环动能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科技创新与智慧赋能,同时不断破除妨碍各类要素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增强经济循环动能。

一是加强交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物联网、5G等新信息技术与交通融合发展。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网联,建设一批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枢纽。跟踪新一代交通控制网、自动驾驶等智能网联研究应用,打造商用车自动驾驶、智慧出行服务等一批智能交通示范项目。

二是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共享交通健康发展,鼓励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道路客运定制服务等出行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推动观光列车、房车、游艇旅游发展,打造具有运动、健身等复合功能的主题线路,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铁路、港航、机场、公路等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完善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跨区域协同发展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县(市、区)探索建立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管理模式。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申请事项100%实现“不见面审批”。

四是构建统一开放的运输市场。着力放宽竞争性环节市场准入、放松竞争性业务价格管制,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推动邮政普遍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能力,打破区域壁垒、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打造全程管控、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平安交通上打造示范,着力支撑保障经济循环安畅

统筹发展与安全,打造“以制度管安全、以技术促安全、以应急救援保安全”的现代化平安交通发展模式。

一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非法营运车辆整治、旅游包车安全管理等“一年小灶”经验成果。完善并深化应用非法营运车辆智能化整治系统,强化非法营运车辆动态研判查处。持续推广应用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构建交通运输多部门跨区域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是夯实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基础。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构建贯穿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覆盖行业全领域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配套制度及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实时动态监管,推动建立车辆技术状况动态监测平台,实现重点营运车辆全寿命周期技术状况管理。提升基础设施和装备安全防护能力,完善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三是强化交通运输应急保障和救援能力。构建分层次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联动机制,完善应急处置指挥的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防疫、安全等突发事件交通应急预案和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健全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适应的交通保畅和管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