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航道上的江苏”,支撑现代化水运强省建设
交汇点讯 江苏港航适应时代潮流,2012年以来,航运规模取得了显著提升,充分发挥江苏港航作为国际国内双循环连接点、主通道作用,使得江苏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为江苏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制造强省、出口大省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撑。展望未来,江苏港航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强支撑作用?记者采访了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梅正荣。
全面发展突飞猛进
“江苏港航这十年来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具体可以从4个方面来观察。”梅正荣表示,首先要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来看。十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全球治理的参与度空前提升,由此带来国际资金、物流、人才广泛流动。港航作为连接国际国内交流的重要结点、枢纽和通道,作用进一步体现。同时,国际航运发展也是风起云涌,国际海事合作进一步加深,对航道、港口、海运一体化、规范化服务要求不断提升。在这一大背景下,江苏港航适应时代潮流,航运规模取得了显著提升,累计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58个,累计增加货物通过能力近10亿吨,连云港30万吨级疏港航道、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通州湾新出海口等重大工程相继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524个,占全国20%,综合通过能力22.9亿吨,占全国17%,集装箱通过能力1537万标箱,充分发挥江苏港航作为国际国内双循环连接点、主通道作用,使得江苏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为江苏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制造强省、出口大省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从国内经济发展版图来看。十年来,经济成长速度、质量、惠民三维共进,经济发展有了大提高、生态环境有了大改善、区域平衡有了大优化、广大人民分享了大成果。对此,江苏港航作为长江中下游和长三角经济板块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对接国家大战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江苏港航作为区域经济重要的物流通道,发挥了运输保障基础和稳投资压舱石的作用。十年来,新增达标航道近1000公里,建成船闸19座,2021年全省水路货物运输量9.82亿吨,货物周转量7743亿吨公里,十年间分别增长了67.5%和27.9%,约占全国1/8和1/16,约占全省社会综合交通运输总量的1/3和2/3,江苏港航成为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最重要的物流通道,十年建设,“航道上的江苏”已呼之欲出。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快速发展,共开辟集装箱近远洋航线80条,内河集装箱航线64条,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全省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62.8万标箱,占全国总量的9.1%,十年翻了2番。南京、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逐步成型,江苏水运在产业质效提升、组织优化方面继续领跑。同时,十年来江苏港航累计完成578亿元,改善了航运基础设施条件,发挥了稳投资、稳增长压舱石作用。
第三,放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端来看。在航运经济规模增长、经济形态优化的同时,绿色港航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港航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港航“治水”“治气”,推动LNG清洁能源船舶试点应用,全面推广船舶岸电使用,完成1133个内河码头环保整治,强化港口码头粉尘检测,在长江沿线建成运行5座洗舱站,实现3个“100%”:沿江、沿海及内河主要港口、船闸及水上服务区岸电系统覆盖率达100%,新建码头粉尘综合防治率达100%,原油成品油装船泊位安装油气回收设施覆盖率达100%。一批绿色循环低碳港口主题性试点项目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审核,全面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生态长廊、景观长廊和“会呼吸的护岸”成为江苏内河航道新的主流形态,江苏港航以更加亲水、亲民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一批绿色环保、形象优美的航道设施甚至成为网红景观和群众休闲打卡热点。
第四,放在交通技术发展全局来看。我们坚持技术自立,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新动力。经过十年努力,相继攻克了大数据应用、网络化覆盖、数据中台建设、港航工程BIM应用和电子航道图孪生技术等难点,智慧港航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港口智能营运系统、江海一体化智慧物流系统、船闸智能化数据采集、船舶ETC和即将完成的水上自动导航系统成为江苏港航的新名片。尤其是2020年以来,江苏港航通过智慧化系统,实现船舶航行、过闸全程不上岸、不见面,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运成为疫情中最基础、最可靠、最可控的运输方式。同时,这些系统在数据收集加工、经济情报分析等方面的新功能,也将在智慧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牢牢把握发展规律
“回顾江苏港航十年来的发展,我认为有这么几条特点。”梅正荣认为,首先,江苏港航发展最根本的遵循,就是牢牢把握发展规律,找准港航在现代经济体系和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定位,找准港航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振频率,最大限度发挥港航发展的服务引导作用和支撑保障作用。
截至“十三五”末,全省水路运输企业共有985家,集聚了以中外运、中远、招商物流等为代表的企业和机构,水运从业人员近百万,这是支撑江苏航运发展的根本力量。我们注重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打造亲民航道,沿航道一路打造生态长廊、市民广场和景观设施,实施了集约化用地用土、精细化岸线规划,保护了生态环境,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打造了人民满意港航。
江苏港航发展最强大的动力,就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开展了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和港口、航道事业单位改革,把原来港口、航道行政管理部门合并为港航事业发展机构,归并水上交通运输监管职能,进一步厘清港航行政管理与公益性服务职能,探索港航事业单位机制转换,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聚焦港航公益性服务和港航治理。我们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构筑完善水运规划体系,完善了港口、干线航道网中长期规划,其中江苏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水运篇已规划到2050年度,形成综合布局,港口、航道分类规划,短期与中长期规划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我们不断推动航道养护、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港航发展投融资管理,提高了发展效益。
江苏港航发展最关键的战略支撑,是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江苏港航不仅是全国港航规模上的龙头,同时也是港航技术创新重镇。江苏人口稠密,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瓶颈突出。我们联合科研机构开展了江苏沿海建港条件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科技攻关,为沿海港口的科学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抓住航道建设和养护技术难点,大量技术创新得到有效应用,新型桶式基础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工业化装配式护岸结构应用等一批技术创新填补了技术空白,提高了航道建设工艺技术水平。景观护岸等创新设计广泛应用,推动了绿色航道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
继续坚持发展人民港航
“江苏港航十年发展回眸令人感慨,展望未来则更让人振奋。”梅正荣表示,“十四五”期间港航发展,将围绕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把“人民港航”发展得更好。具体来讲,就是要把握“一二三四”。
——要坚持一个宗旨,建设“人民港航”,不断提高服务人民、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实现江苏水运“基础设施高标准、运输服务高效率、绿色智慧高水平、行业治理高效能、样板示范高品质”,打造人民满意港航。
——要畅通两个循环,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十四五”期间,江苏港航要进一步发挥流通渠道和循环支撑作用,坚持增强内河航道网络功能、物流综合枢纽功能和港口连结内外循环功能,主动融入发展新格局、有效支撑发展新格局。
——要围绕三大战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江苏是南北东西水运通道交汇点,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物流枢纽,江苏水运在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要决策举措和战略中,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一步发展中,江苏港航将以贯彻对接国际战略为突破口,融入发展大局,发挥好交汇点和主通道作用。
——要提升四个水准,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具体来说,江苏港航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一是提升港口枢纽高效协同水准。我们将力争完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亿元,新增通过能力2.1亿吨,到2025年,全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25亿吨,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置。同时,通过提升港口枢纽功能,优化港口供给结构,完善港口集散网络,打造错位协同集约高效的港口枢纽,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北翼,形成省内成网、地区协同、融合高效的港口体系。二是提升内河航道网联网畅通水准。我们计划用五年时间,投入260亿元,预计完成高等级航道整治277公里,建设船闸4座,打造干支网络衔接、江海河联网畅通的高等级航道网,全面提升航道服务支撑能力。同时,重点加快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内河航道养护标准、强化航道服务保障,逐步实现江苏内河航道高等级化、运行养护标准化、服务优质化、全网畅通高效化。三是提升水运服务一体融合水准。港航发展要充分满足未来江苏高水平开放格局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十四五”江苏航运将依托港口群发展,进一步优化北美、中东、欧洲航线布局,加密和完善与国内沿海、沿江港口航线连接,形成建立内河、沿海、近洋、远洋立体化、多层次航运格局。同时,以打造一流服务为导向,聚焦港航运一体、运输装备升级、港产城融合等重点环节,加快构建一体融合的水运服务体系,形成以水运为主干、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融合、物流信息充分涌流的优质高效水运运输服务体系。四是全面提升水运智慧绿色发展水准。坚持科技自立、创新推动,推进全要素数字化、运输管理智能化、服务决策智慧化,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科技攻关,加快水运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支撑现代化水运强省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高起点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着重推进绿色航道建设、提升港口绿色水平、集约高效利用资源,持续推进水运绿色发展,成为“美丽江苏”标志名片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特色篇章。
(江苏港航)
学会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7-2 邮编:210004
联系电话:025-58786621
联系传真:025-58786621
联系邮箱:jscts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