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港口生产掀“热浪”
各种货物、集装箱堆放整齐,一架架龙门吊有序地从一艘艘万吨货轮上装卸货物,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这是9月1日记者在江苏省镇江大港港区看到的景象。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上半年全国港口统计数据,1—6月镇江港货物吞吐量达1.73亿吨,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同比增长率达14.9%。
在全国港口生产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严峻形势下,江苏各港口一手抓常态化疫防控、一手抓生产运行,实现了逆势增长。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江苏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3亿吨,同比增长2.1%,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3.1亿吨,同比增长5.3%。
港口产能加速恢复
据长江引航中心统计,8月21日,共有15艘开普型船舶于同一天进出江苏沿江各港,创下历史新高,江苏港口复苏呈现良好势头。
6月份以来,江苏沿江各港产能逐渐恢复,外贸船舶数量、载货量均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增长。据统计,6月1日至8月20日,长江引航中心共引领中外船舶14699艘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其中引领外贸船舶10836艘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
今年以来,江苏继续大力推进港口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连云港港新开连云港至阜宁、济宁内河集装箱航线,连云港港至安徽定埠红土镍矿海河联运航线。利用海铁联运、海河联运优势,连云港港努力提高港口装卸作业效率,加快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外贸货物物流通道畅通,1—7月完成货物吞吐量14736.26万吨,同比增长3.38%;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7527.35万吨,同比增长5.04%。
在内贸干线和外贸直达航线的有力支撑下,港口集装箱业务得到增长。南通港7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1万标箱,1—7月累计完成104.4万标箱,同比增长28.5%,比去年破百万标箱大关提前了两个月。
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酷暑中午时分,太阳炙烤着大地,海边气温已经超过40℃,阵阵热浪让人喘不过气来。江苏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项目施工现场,水上沉桩和路域地基处理工程在烈日下同步推进。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点工程,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是南通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南通整合沿海港口资源,以吕四港作业区为起步港区、通州湾作业区为主体港区,用“大通州湾”思维谋篇布局,推进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
今年上半年,江苏港航部门将推动重大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全力以赴提升建设强度,同时,落实因时因势、分级分区管控要求,特别关注港航施工工地基本卫生状况,全面建立风险隐患清单管控、安全隐患等级管理,有效管控重大安全风险。
今年长江迎来大汛,江苏入梅又比正常时间偏晚,梅雨季刚过,伏旱高温立即无缝对接。“大汛”伴随“大暑”,给水上工程建设带来双重考验。但港口工程建设工人不惧高温酷暑,奋战一线,加快推进工程实施。1—7月,江苏港口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5%;计划开工的26个项目中,已新开工15个。
防污治污擦亮“绿底”
8月14日上午,南京市交通综合执法局验船师对停靠在龙潭港口的“众诚26”号集装箱船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了铅封,确保了船舶污染物的零排放。
近年来,江苏将省域全境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在按时完成沿江117个非法码头整治的同时,主动开展内河非法码头整治。本省籍400总吨以上8450艘货运船舶去年已全部配备防污设施设备,今年又用铅封方式“打补丁、防偷排”。沿江及内河航道沿线码头已基本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全覆盖。南通市2个水上洗舱站已在长江干线水域率先投用,南京市2个、江阴市1个水上洗舱站将在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以前我们投放这些船舶生活污水需要扫三个码,现在只要扫一个码就行了,非常方便。”南通港务集团分公司码头,“祥瑞6889”轮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天,船上的0.3立方米生活污水,由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通州港务分公司接收。
2019年起,江苏省交通运输与江苏海事局在长江江苏段创新实践船舶污染物治理“一零两全四免费”的江苏模式,今年进一步把船舶水污染“达标排放”提升为“零排放”,在全省推行“四应四尽”的工作标准,要求各类设施应建尽建、各类污染应收尽收、各类主体应管尽管、各类费用应免尽免。
聚焦港口绿色发展,江苏近日还全面启动了2020年度江苏省绿色港口评价工作。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建设绿色港口积极性,打造“江苏绿色港口”品牌。记者 顾晓平
学会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7-2 邮编:210004
联系电话:025-58786621
联系传真:025-58786621
联系邮箱:jscts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