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分会新闻

扬州港:抓改革 促融合 港产城“融”出发展新动力

日期:2024-10-12 来源:省国资委网站


扬州港:抓改革 促融合 港产城“融”出发展新动力



扬州港全面落实省港口集团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战略统领、文化认同、制度保障,有力推动生产经营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经营业绩屡创新高,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亮丽答卷。

港产融合:区港联动,共筑港口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年,扬州市政府和省港口集团、扬州经开区和扬州港签署战略合作双协议,涵盖12个项目共计50亿元投资的港口物流产业园加速建设,扬州港开启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政企合作,联合招商。牵头走访矿山、钢贸、风电等行业龙头企业,组织召开覆盖全球的产业推介会,促成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成功招引5家适港产业来扬建厂,累计形成开票收入超百亿元。与多家航运、风电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积极引进舱底货源,形成风电整机出口新优势,累计完成风电大件出运超750万方,刷新两项港口装卸世界纪录,成为长江下游地区风电大件出口主力港。整合力量,盘活资源。联合广陵、高邮、宝应等县、区、市政府,推动运河港、航、货资源整合,投资近5亿元,完成内港池改造、港发物流园及临江路周边闲置仓储设施整合,全力打造“两中心一基地”(绿色建材物流中心、长江中游段钢材商贸物流中心和风电设备综合出口基地),新增通过能力450万吨,形成水水中转新优势,有效降低区域大宗物资采购成本。信息共享,释放潜能。按照“连断点、畅干线、成网络、通长江、达海港”的总体思路,与海事、海关、引航等管理部门实现港航信息共享,提高通航效率。近年来,船舶到港量年均增幅超20%,每延米岸线利用率超全市平均水平近一倍。推行全市公共港口调度指挥一体化,建成港口综合保税仓,扩大保税增值服务范围,进一步放大港口磁吸效应。

港口新貌:提档升级,从传统运营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

从“单一物流节点”向“河江海枢纽”转型。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水运江苏”的意见和扬州市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要求,抢抓港口总规修编契机,先后完成扬州港“十四五”发展规划、扬州港经营发展策略研究和扬州港发战略规划三篇战略规划的编制,推动扬州港口重大项目建设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重大项目库和“十五五”国、省相关专项规划。从“有名无港”向“有名有港”跨越。港口建设快马加鞭,七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87亿元,先后完成3号泊位升等、内港池扩建、滨江路堆场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从“单一港口装卸服务”向“全程物流配套服务”的转型。省港口集团联合属地政府,投入11.5亿元,成立以大宗物资电商交易为主的江苏长江览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港口岸线及临港土地开发为主的扬州港口开发有限公司,以供应链全程物流服务为主的江苏博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形成港航货协同、储运贸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港口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专业化经营。从“传统港口运营”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编制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港口智慧指挥中心,衔接政府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政务监管智慧化、贸易便利化提升。建设覆盖全港的5G网络,实现全港资源要素可视化管控,提高港口综合管理水平。建立专业化信息服务团队,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地方标准1项。

勇于担当:服务地方,畅通安全绿色特色成为港口新特征

贯彻落实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获评扬州市“文明、平安、绿色、智慧”港区创建先进单位。坚持港城共荣,加快转型发展。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推行精益管理,聚力转型发展,2023年营业收入、货物吞吐量较港口一体化改革前分别增长138%、266%,本地货源占比达80%以上,货种结构也从单一矿建材料、木材向风电、钢材、集装箱等高附加值、多元化货种转型。坚持本质安全,保驾生产经营。落实安健环管理体系23类657项措施,强化应急响应,提升员工风险辨识能力,巩固安全管理质效。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园林港口。完成绿色港口建设三年行动17类107项建设任务,六圩作业区、城北作业区分获全省四星、五星绿色港口。建成喷淋与粉尘监测联动系统,三个港区21个泊位码头岸电设施、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设施全覆盖。加快港区用能结构优化,完成港区太阳能光伏项目建设,投入35台电能港作机械,不断完善清洁能源配套,港口绿色名片不断擦亮。

扬州港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港口集团与扬州市委市政府战略合作精神,以“做好区域枢纽港,做强全市产业港,港产城融合发展”为总体目标,为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世界一流港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